文化產業中的「文化」: 中國景頗族目瑙品牌的個案

 



主講人:何翠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時  間:2017年9月18日(週一)14:30
地  點:民族所2420

        2003年聯合國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維護公約以來,世界各地相關政策與文化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展開,中國少數民族的物質或非物質文化面向也被網羅為民族與地方的標誌。從1980年始,凝聚中國景頗族以及跨中緬邊界景頗與克欽人民族意識的最重要機制──目瑙縱歌節,逐漸轉變為提升文化旅遊產業的目瑙「品牌」。本演講呼應John and Jean Comaroff(2009)對當代族群品牌化之觀點,討論景頗目瑙品牌如何形塑民族、文化與認同間的關係。目瑙在中國的歷史與品牌化的發展上,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商品」以及國家化的「民族」特性,與Comaroffs的族群品牌化過程不同。而「民族」的特性又使得這個品牌有別與其他中國品牌,充滿了景頗人期待參與在目瑙的群眾舞蹈中,想像美好世界的情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亞洲處境中的環境危機與宗教實踐」研討會

隱形的無生老母:新加坡先天道宗教網絡的發展與流變

女武神:道教女神九天玄女的武性形象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