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民間信仰的邊緣、邊界、邊外、與邊線翻轉︰ 兼論S. Sangren教授的學術研究旨趣

主講人:丁仁傑 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時 間:2018年10月08日(週一)14:00 地 點:民族所2420 本次演講將回顧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發展,並呈現本所第一屆「李亦園先生紀念講座」Steven Sangren教授的學術旨趣。漢人地方宗性教活動在不同時代中曾被賦予不同名稱,Sangren稱其為一種「制度化的幻想」。對地方性宗教活動的不同名稱和定義,具有隱含或明示的政治性企圖。諷刺的是,外界愈要對它加以規範,這不但不能創造出對規範的遵守,反而是更大的激發出邊緣位置中的動能。而西方研究漢人社會的人類學家看待漢人地方信仰的視野,也歷經各種變遷,早期將民間信仰的神明體系看作是人間官僚體系的反映,這種定義遺漏了父權社會中各種慾望形式。回顧漢人民間信仰研究的歷史,我們發現,其中每一次階段性的轉折與突破,Sangren皆在其中扮演著推手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