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亞洲處境中的環境危機與宗教實踐」研討會

【 亞洲處境中的環境危機與宗教實踐 】 研討會議程 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 2024 年 1 月 25 日(星期四)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評論人 08 :30-09:00 報到 09:00-09:15 開幕 民族學研究所 張珣所長 致詞 9:15-10:00 張   珣 劉璧榛 (中研院民族所) 穀物黏人、野菜女人與「包心」菜:北部阿美族的儀式植物及其禁忌 蔡晏霖 10:00-10:45 李宜澤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認同與跨越的環境之羽:當代阿美族人與鳥的交纏關聯 蔡晏霖 10:45-11:00 中場休息 11:00-11:45 蔡怡佳 林汝羽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研究中心) 印度東北青年反水壩敘事: How did the youth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陳乃華 11:45~12:30 林文玲 (中研院民族所) 道路的顯或隱與變換中的山林靈性 洪廣冀 12:30-13:45 午餐 13:45-14:30 李宜澤 Courtney Work 吳考甯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Prowess and Indigenous Capture: Hinges and Epistemic Propositions in the Prey Lang Forest 蔡怡佳 14:30-15:15 Agathe Lemaitre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Recon...

重新構想傳統:當代台灣泰雅族基督宗教信徒與殺豬儀式

圖片
時間:2024年5月13日(週一)14:30-16:3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 R2420 會議室 講題:重新構想傳統:當代台灣泰雅族基督宗教信徒與殺豬儀式 主講人:丁立偉  神父(Fr. Olivier Lardinois) 摘要:    殺豬,是居住在台灣北部山區的泰雅族人保留至今的最後傳統儀式之一,儘管在1950–1960年代大多數的泰雅族人信奉基督教,這項儀式依然在大部分的泰雅基督徒和他們的後代中繼續舉行。本次分享的宗旨,在於呈現研究泰雅族殺豬祭儀的存續,不僅有助於釐清並理解基督信仰對傳統泰雅族人類學造成哪些影響,更有助於釐清並理解泰雅族和基督信仰傳統相遇。  

Fengshui, Lineage, and Identity in Weixin Shengjiao 唯心聖教

圖片
  時間: 2024 年 4 月 15 日 ( 週一 ) 14:30-16:3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 R2420 會議室 講題: Fengshui, Lineage, and Identity in Weixin Shengjiao 唯心聖教

女武神:道教女神九天玄女的武性形象建構

圖片
  講題:「女武神:道教女神九天玄女的武性形象建構」 講者:賴思妤(東京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東亞思想文化博士,本所博士後研究) 簡介: 本研究以九天玄女為例,試探在道教女武神「剛健尚武」的氣質是如何型塑建構?女武神雖具尚武質性,然而卻不與文氣相斥,可謂文武兼備,呈現出男女/陰陽內在交疊相應的雙重氣質。此特殊形象,顯然與漢人傳統《楚辭》風姿綽約的神女形象迥異,實為宗教與性別議題中獨特的文化議題。 在傳統民間信仰中,女神為師傳經教戰,女仙師班收妖斬邪,女真將軍斬敵護正等敘述屢見不鮮,以九天玄女形象塑造最具指標性。透過教、內外文本互滲發展,至今仍可在田野中看到此形象不斷傳衍、復刻,本研究將解鎖「女武神」文化暗流何以奔流不止的關鍵。

「Naming God and Religious decolonization (為神命名與宗教的去殖民化)」

圖片
  時間: 2023 年 10 月 17 日 ( 週二 ) 14:30-16:3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 R2420 會議室 講者:黃伯和 ( 台灣本土神學研究中心主任 ) 回應人:邱凱莉 ( 台灣神學院助理教授 ) 題目: Naming God and Religious decolonization ( 為神命名與宗教的去殖民化 )   神學的處境化是相對於傳統西方神學自認為是唯一普世化之神學的一種反應,做神學就是為上帝命名,描述人類與上帝互動所體驗出的上帝屬性,因此也是從實況經驗中去為傳統神學做去殖民的工作。專講中將包括神學本質的釐清、基督教宣教與神學發展的軌跡,神學的典範轉移與處境的影響,以及本土神學的素材與方法的探討。